水分含量是猪肉肉品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。2001年,原国内贸易局制定《畜禽肉水分*》(GB 18394-2001),规定猪肉水分*值是≤77%。农业部称,该标准的实施,对打击注水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但是,近年来,水分标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两方面问题:一是不法屠宰企业或个人注水手段花样百出,注水技术不断更新,现行水分标准不能*肉品质量控制要求;二是畜禽肉水分*检测方法不适应新的变化。
针对此现象,已经有人大代表就修订猪肉水分标准提出建议,农业部回应称,我部一方面组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(农业部屠宰技术中心)、中国肉类协会、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及有关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畜禽肉水分*和检测方法研究,待进一步复核验证后,《畜禽肉水分*》将提交畜禽屠宰加工标准委员会审议;另一方面,组织开展生猪屠宰监管“扫雷行动”,严厉打击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等各类屠宰违法行为,切实保障猪肉产品质量安全。
在肉类行业,肉类水分含量的检测一直都是重中之重,光靠肉眼是辨别不出注水肉的,目前市场上检测肉类水分含量的方法有很多,但是大多数方法的测量结果的误差都比较大。由于不法商贩的“注水”技术“愈发”,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就变得越来越突出。并且,检测速度和准确性之间的矛盾一直没有解决。下面是检测肉类水分的两种方法。
利用烘干法原理,把样品用干燥箱持续干燥,并用天平称量,直到样品恒重为止,利用重量差求出样的的水分含量百分比,具体方法可参照《GB 18394-2001》。仲裁法测试时间一般为4-6小时。
原理:用红外线加热将水分从样品中去除,再将干燥前后的质量差计算成水分含量。
1. 接通电源并打开开关,设定干燥加热温度,加热时间为自动,结果表示方式为 0-100%。
2.打开样品室罩,取一样品盘置于红外线水分分析仪的天平架上,并回零。
3.取出样品盘,将样品均匀铺于盘上,再放回样品室。
4.盖上样品室罩,开始加热,待完成干燥后,读取在数字显示屏上的水分含量。在配有打印机的状况下,可自动打印出水分百分含量。
式中:
X ——水分百分含量;
M1 ——解冻前样品质量,单位为克(g);
M2——解冻后样品质量,单位为克(g);
C——解冻后样品的水分百分含量。
红外线干燥法(快速法)较干燥箱干燥法而言,操作简单,速度更快,测试数据能保持一致,能够替代烘箱法,比干燥箱更能适应注水肉的快速辨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