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是猪肉中含量最多的成分。猪肉愈肥,水分的含量愈少,猪龄越小,含水量越高。猪肉不同分割部位的水分含量差异也很大。红肉含水量约70%~80%,皮肤为60%~70%,骨骼为12%~15%。
根据《GB18394-2001畜禽肉水分*》,采用深圳冠亚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SFY-30R红外线快速干燥法检测,国家标准对畜禽肉类水分*的要求如下表,正常的分割猪肉本身渗出的少量水分,不是注水肉,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。
一、猪肉为什么会出水?
1)水是猪肉中含量最多的成分,不同的分割部位其含水量差异也比较大。例如,通脊肉和前后腿的瘦肉部位含水量明显大于其他部位;
2)猪肉在部位分割、包装、储存、配送过程中受挤压,导致猪肉组织中的汁液渗出;
3)白条或分割肉在储存、运输过程中,温度的频繁波动导致肉类出水;
4)因分割人员不专业导致较多瘦肉组织被切开后,猪肉组织的水分从切面渗出;
5)在生猪的运输和屠宰过程中,导致猪肉的应激反应,出现PSE肉(见最下方备注),导致猪肉PH值下降,猪肉组织出水明显;
6)冷冻肉反复冻结、解冻,也容易导致解冻后出水严重;
7)被人为故意的注水的猪肉,即俗称的注水肉。
冠亚技术CS-130R肉类水分速测仪采用7寸液晶触摸屏,可用来测量任何物质中的水分含量,仪器根据热解重量原理,测试开始水分测定仪测定样品重量,然后样品由内置的卤素干燥装置和水分蒸发器快速加热,在干燥过程中,仪器连续测定样品重量并显示丢失的水分。干燥结束时,显示水分含量或者干燥物质含量作为zui终的结果。
肉类水分速测仪注意事项:
1、取样程序应使所取原始样品尽可能有代表性,取样部位和样品量能满足分析项目的特殊要求,取样量不得少于分析用样、复验和留样备查的总量。
2、取样工具应清洁、干燥,不得影响样品的气味、风味和水分组成。
3、鲜肉必须用剔除脂肪、筋、腱后的肌肉,检样和复样应冷藏保存于密闭容器内,防止样品变质或水分损失。
4、采样后应尽快安排检测,分析样品较多不能超过24小时,备查留样应保存在0-4℃之间,防止肉样解冻时水分损失。
5、若检测结果水分含量超过77%,判定该被检样品水分含量超标,为不合格品,而不能随意判定为“注水肉"。根据《生猪屠宰管理条理》第十一条规定:“定点屠宰厂(场)屠宰的生猪产品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,不得出厂(场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