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村的品种繁多,属性复杂,主要来源是植物、动物、矿物;其中以植物类的药材zui多,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其本身性质的关系,都含有一定的水分,而含水量又因其组成成份和内部结构不同各有差异。中药材含水量的多少,是储存过程中保证质量的一顶重要指标,也是影响在库中药材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,对质量变化起主导作用。因此,必须重视水分的研究和管理。《中国药典》2010年版对丁香、天冬、牛黄等30多种药材的含水量做了*规定。本文从虫害、霉变、走味、变色、潮解、风化等方面谈谈水分与药材质量的关系,以引起中药材生产、经营、使用人员的重视。
中药材本身含有一定水分,而且能不断地从空气中吸收水蒸汽,当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,就会使药材所含的可溶性糖和无机盐逐渐溶解,分解变质,不仅使中药的数量减少,而且影响中药的质量,甚至失去药用价值。如海带、海藻附有盐的成分,吸湿而潮解,造成盐分溶化流失。还有大青盐、硇砂、秋石、柿霜等也易潮解。对含亲水基团的动物胶如阿胶、龟板胶、鹿角胶等,当空气中相对湿度升高时,会大量吸收空气中水分,使其发软,软化现象严重时会造成质量的变化。
当空气中的温度升高而相对湿度下降,过于干燥后,药材所含的水分大量向空间散发,使其本身水分走失严重,药材就会发生干裂、脆化、变形等现象。如天门冬等药材。
综上所述,中药材的含水量与其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我们在中药材的生产、加工、储运及使用过程中,要加强对水分的研究和管理,防止上述变异现象的发生,确保中药材质量,使中药更好地为中医临床服务。